由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主辦的202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于北京舉行,同步舉辦主題展覽,重點展示國家重大科技創新成就。此次展覽設立人工智能專題展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遴選5項重要科技創新成果參展,其中,濟南國科醫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濟南國科醫工)高欣團隊研發的“重大多發慢病大數據預測預警平臺”與“智能骨密度測量工作站”等2項創新成果入選。
圖1. 濟南國科創新成果“重大多發慢病大數據預測預警平臺”與“智能骨密度測量工作站”亮相202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
在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支持下,“重大多發慢病大數據預測預警平臺”基于大規模病例隨訪數據,結合權威文獻及臨床指南,采用智能計算方法,預測高血壓發病風險、老年人群骨質疏松性骨折風險及II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風險,并根據不同風險分層給出預警信息及對應干預建議。平臺預測準確率超過75%。“智能骨密度測量工作站”基于國際領先的深度學習算法,通過對人體CT影像中脊柱區域的自動化處理、分析和計算,實現脊柱椎體一鍵式全自動分割、識別和骨密度值檢測。該工作站的椎體識別準確率超過94%,骨密度測量結果與高年資醫師手動測量結果的一致性達到9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科技部領導陪同下,前往濟南國科所在“科學技術部(人工智能)”展區參觀。科技部領導詳細詢問了濟南國科展品的具體功能和基本原理,深入體驗了展品的使用流程。展覽現場,集技術先進性與應用創新性于一體的兩大展品還吸引了眾多民眾和媒體駐足參觀體驗,感受人工智能給人民生活帶來的新變化。
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前往濟南國科所在展區參觀
圖2. 濟南國科參加202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展覽--科技部領導詢問并體驗展品民眾和媒體參觀體驗展品
全國科技活動周是一項公眾參與度高、覆蓋面廣、社會影響力大的國家重大科普活動,自2001年以來已連續舉辦22屆,累計參與公眾超過20億人次。202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以“熱愛科學 崇尚科學”為主題,重點展示人工智能、生物技術、“雙碳”科技等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濟南國科醫工創新成果亮相202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
由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主辦的202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于北京舉行,同步舉辦主題展覽,重點展示國家重大科技創新成就。此次展覽設立人工智能專題展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遴選5項重要科技創新成果參展,其中,濟南國科醫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濟南國科醫工)高欣團隊研發的“重大多發慢病大數據預測預警平臺”與“智能骨密度測量工作站”等2項創新成果入選。
圖1. 濟南國科創新成果“重大多發慢病大數據預測預警平臺”與“智能骨密度測量工作站”亮相202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
在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支持下,“重大多發慢病大數據預測預警平臺”基于大規模病例隨訪數據,結合權威文獻及臨床指南,采用智能計算方法,預測高血壓發病風險、老年人群骨質疏松性骨折風險及II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風險,并根據不同風險分層給出預警信息及對應干預建議。平臺預測準確率超過75%。“智能骨密度測量工作站”基于國際領先的深度學習算法,通過對人體CT影像中脊柱區域的自動化處理、分析和計算,實現脊柱椎體一鍵式全自動分割、識別和骨密度值檢測。該工作站的椎體識別準確率超過94%,骨密度測量結果與高年資醫師手動測量結果的一致性達到9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科技部領導陪同下,前往濟南國科所在“科學技術部(人工智能)”展區參觀。科技部領導詳細詢問了濟南國科展品的具體功能和基本原理,深入體驗了展品的使用流程。展覽現場,集技術先進性與應用創新性于一體的兩大展品還吸引了眾多民眾和媒體駐足參觀體驗,感受人工智能給人民生活帶來的新變化。
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前往濟南國科所在展區參觀
圖2. 濟南國科參加202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展覽--科技部領導詢問并體驗展品民眾和媒體參觀體驗展品
全國科技活動周是一項公眾參與度高、覆蓋面廣、社會影響力大的國家重大科普活動,自2001年以來已連續舉辦22屆,累計參與公眾超過20億人次。202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以“熱愛科學 崇尚科學”為主題,重點展示人工智能、生物技術、“雙碳”科技等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