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在一年一度的公眾科學日之際,也即將迎來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濟南國科醫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舉辦了“云游醫工所,科技抗疫情”專題科普活動。本次活動由團委牽頭,聯合濟南國科醫工青促會小組。 受疫情影響,本次活動沒有邀請中小學生來現場,而是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進行展現。上午九點,直播同時開始。 疫情期間,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測體溫、核酸檢測等關鍵詞常被人們提及。那么新型冠狀病毒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影響我們身體健康?我們如何對其進行檢測?生活中如何正確消毒,原理又是怎樣的? 通過線上直播現場,科研人員化身主播,帶領大家走進五個實驗區。在菌落實驗區,觀眾們通過肉眼看到了生活中常用物品表面的細菌菌落。在病毒感染顯微觀察實驗區,主播簡要介紹了病毒,并帶領觀眾從顯微鏡中觀察到被熒光標記的病毒感染細胞。在滅菌消毒實驗區,介紹了滅菌與消毒的方法及區別,重點介紹了常用的家用消毒方法。在核酸檢測實驗區,展示了DNA雙螺旋結構,并講解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原理和過程。在免疫反應與流式檢驗實驗區,介紹了病毒入侵人體后發生的各種免疫反應,并展示流式細胞儀工作原理和淋巴細胞分類檢測。 觀眾們通過鏡頭,看實驗演示,聽科研人員講解,從細菌到病毒,從檢測到消毒,都有了更好地了解,對微生物和核酸檢測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此次直播吸引了上萬人次在線觀看,獲得1萬多點贊,期間也連接到了中科院的主播間,評論區熱鬧非凡,對網友提出的各類問題,主播也一一進行了解答。 濟南國科醫工科普志愿者團隊自今年成立以來,和多所中學聯系,開展“走出去”和“迎進來”的活動,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本次活動也是該系列活動首次完全在線上進行。
濟南國科醫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舉辦“云游醫工所,科技抗疫情”專題科普活動
5月23日,在一年一度的公眾科學日之際,也即將迎來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濟南國科醫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舉辦了“云游醫工所,科技抗疫情”專題科普活動。本次活動由團委牽頭,聯合濟南國科醫工青促會小組。
受疫情影響,本次活動沒有邀請中小學生來現場,而是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進行展現。上午九點,直播同時開始。
疫情期間,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測體溫、核酸檢測等關鍵詞常被人們提及。那么新型冠狀病毒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影響我們身體健康?我們如何對其進行檢測?生活中如何正確消毒,原理又是怎樣的?
通過線上直播現場,科研人員化身主播,帶領大家走進五個實驗區。在菌落實驗區,觀眾們通過肉眼看到了生活中常用物品表面的細菌菌落。在病毒感染顯微觀察實驗區,主播簡要介紹了病毒,并帶領觀眾從顯微鏡中觀察到被熒光標記的病毒感染細胞。在滅菌消毒實驗區,介紹了滅菌與消毒的方法及區別,重點介紹了常用的家用消毒方法。在核酸檢測實驗區,展示了DNA雙螺旋結構,并講解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原理和過程。在免疫反應與流式檢驗實驗區,介紹了病毒入侵人體后發生的各種免疫反應,并展示流式細胞儀工作原理和淋巴細胞分類檢測。
觀眾們通過鏡頭,看實驗演示,聽科研人員講解,從細菌到病毒,從檢測到消毒,都有了更好地了解,對微生物和核酸檢測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此次直播吸引了上萬人次在線觀看,獲得1萬多點贊,期間也連接到了中科院的主播間,評論區熱鬧非凡,對網友提出的各類問題,主播也一一進行了解答。
濟南國科醫工科普志愿者團隊自今年成立以來,和多所中學聯系,開展“走出去”和“迎進來”的活動,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本次活動也是該系列活動首次完全在線上進行。